分类:连锁百科时间:2025-09-01 13:02:55浏览量()
“出入皆压人”这句话出自宋代苏轼的《答李端叔书》,原文是:“前二十日,继蒙宠召,过谈道义,激昂慷慨,恨不得挂冠去为此官。既而得闲,念君出处,未尝不喜。然初为吏,便有恐人求索之习,适足以败事,且为官须作宰相,及入文字,必有大名。若如取解,不过窃取一官,何足为重。然犹不能无疑,每每患失之。不止如此,近复以言得罪,亦为宰相讳,日与宾客饮宴,少不加意,便有忧色。何也?以出入皆压人故也。”
这段话的大意是,从政的人往往因为地位高、权力大,让人感到压抑,感到难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。“出入皆压人”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压抑的氛围。
另外,“出入皆压人”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处世哲学或态度,即在与他人交往时,总是以一种高压、强势的态度来应对,不给他人留下任何余地。但这种态度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,甚至产生反感。
因此,“出入皆压人”这句话既有字面上的含义,也有比喻意义上的含义,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。
“出入皆人物”这句话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居易录续谈》,原文是:“‘出入皆人物’,此言亦不为过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无论进入还是离开,都涉及到人,都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的结果。
这句话体现了王士祯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深刻认识。在人际交往中,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,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。因此,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,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,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同时,“出入皆人物”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,珍惜与他人的每一次交往机会,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,成为更加优秀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