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抖音百科时间:2025-09-11 12:42:45浏览量()
1878大龙邮票
- 发行时间1878年。
- 类型邮票。
- 设计者英国设计师罗兰·希门尼斯(Charles海的罗兰·希门尼斯)。
- 特征
- 大龙邮票的齿孔根据自然光线的角度自动调节,这使得其完美地适应了阳光的照射。当邮票在墙上垂直时,齿孔中的光线可以透进来,而在水平位置时,则不会。
- 邮票的尺寸为36毫米×25毫米,采用雕刻版印刷技术。
- 背面图案是中国的太极图。
- 意义大龙邮票是中国第一枚邮票,也是外国邮票史上醉早发行的邮票之一,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
此外,1878年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——大龙邮票,因其图案中皇帝将江山社稷画于龙上而得名。这枚邮票的发行标志着中国邮政事业的正式起步,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中国对外国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借鉴与吸收。
1878年大龙邮票:当收藏家遇上“差点”奇迹
在邮票的海洋里,每一枚都像是小小的宇宙,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精髓。而在这无数的星辰中,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犹如一颗耀眼的行星,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珍稀程度,成为了集邮界备受瞩目的焦点。
说到大龙邮票,那可真是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的节奏啊!它的发行不仅标志着中国邮政史上的一重大步,更被广大藏友誉为“国宝级”珍品。想象一下,在百年前那个通讯尚不发达的时代,这枚邮票就已经成为了国际间交流的重要信使,其意义可见一斑。
不过呢,话说回来,大龙邮票也并非完美无瑕。据说,它的发行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个小插曲——差点被“差点”了。这可并非是说邮票本身有什么质量问题,而是与当时的印刷技术和材料选择有关。
当时,印刷厂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,尝试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。结果呢?印刷出来的邮票图案有些模糊不清,甚至还有一些小小的瑕疵。这可把当时的邮政部门愁坏了,他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:是废弃这些不合格的邮票,还是想办法修复它们?
就在这时,一位机智的邮票收藏家站了出来。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:既然邮票已经“差点”了,不如就索性让它“差点”到底吧!这样,这些邮票反而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,因为它们的不完美,更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。
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支持,于是,这些“差点”的大龙邮票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,并成为了今天集邮爱好者们争相追捧的宝贝。每当有人提起这些邮票,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:“哇塞,这可是‘差点’造就的奇迹啊!”